好文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甘肃省系列金融支持举措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37:00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立足我省实际,出台金融服务民营小微15条措施,督促指导银行机构贯彻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在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不断加大信贷投放,优化金融服务,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输血供氧”。

信贷投放数据是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成效的有力见证。截至今年2月末,全省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2889.07亿元,同比增长6.82%;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66亿元,同比增长15.9%;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7%,同比下降25个基点,处于历史低位。

活用货币政策工具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全面贯彻落实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2次降准共1个百分点,释放我省银行中长期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金投入民营小微领域。同时,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引导地方法人银行持续扩大民营、小微和涉农信贷投放,助力实体经济稳健前行。截至2月末,全省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277.7亿元。

为进一步推动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落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当前,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清单企业多数为民营小微企业,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持续加强政策解读,畅通对接通道,推动部委清单融资对接“全覆盖”。截至2月末,全省科技创新无贷户企业累计发放贷款8.5亿元,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发放贷款52.7亿元,以真金白银为民营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提供强劲金融动力。

健全敢贷愿贷体系

“为切实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题,我们出台金融服务民营小微15条措施。这些措施从多个维度发力,旨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优化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在推动健全服务民营小微“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方面,该行凭借一系列务实且富有成效的举措,为民营小微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加大政策引导。向全省金融机构印发强化民营经济服务工作通知,制定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做好资金接续服务、支持扩大债券融资规模等七方面15条具体举措,推动金融助力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强化信息融资对接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赛道上,为切实推动融资实现全方位突破,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紧紧锚定强化信息共享和融资对接这一核心关键,通过三大专项行动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的辐射范围与实际效能。

开展融资对接提升行动,从“台账式”白名单精准对接、“网格化”扫街式广泛对接、“数字化”平台批量对接等三维度提升对接效率,推动小微融资扩面增量。2024年以来,全省各银行网点开展融资对接超2万次,对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38万户,累计发放贷款1170多亿元。

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活动,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接走访和首贷培植,紧盯个体工商户短平快资金需求,推广随借随还类信贷产品。截至2月末,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为573.4亿元,同比增长11.8%,比年初增加27.5亿元。

开展“一县一业一品”专项行动,加大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对接力度,累计向农企、农户发放特色产业链贷款206亿元。截至2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6967.2亿元,较年初新增127.7亿元。

深化征信基础建设

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多元主体凝聚合力。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的对接机制,精准把握企业融资痛点与金融机构服务要点,实现金融资源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匹配。

深化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指导建设“甘肃信易贷·陇信通”省级地方征信平台,累计促成融资1800亿元,民营小微企业获贷金额占比超七成。同时,积极推广中国人民银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截至2月末,成功推动31家省内重点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中征平台实现系统对接,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促成全流程线上融资17.73亿元,其中90%以上为中小微企业。金川集团中征平台融资业务成功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

据悉,该平台自去年10月上线以来,已有11家银行机构将平台查询嵌入信贷业务流程,3家法人机构正在研发接口程序,截至目前,已放款1.87亿元,惠及204户企业。

来源 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