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石杂谈)
转自:金石杂谈
3月以来,公募以及券商资管高管变动频繁。3月29日,包括华润元大基金、兴银基金在内的5家公募机构密集披露高管调整。
关于人事变动,有两家公募离任引发金石杂谈关注。一是此前被爆内斗的华润元基金总经理更替;二是,3月29日,多家资管公司发生人事变动,券商系资管人才变动频繁引关注。

3月29日,兴证资管、广发资管、山证(上海)资管这三家资管机构宣布了最新的人事变动。金石杂谈查询发现,兴证资管规模只有60亿,山证资管规模240亿,广发资管规模320亿。
其中,广发资管蒋荣离任副总和首席信息官,原因是内部退休。在金融圈降本增效之际,在金融圈降薪裁员之际,总有一些金融圈高管吃到红利,前有诺安基金经理王创练卸任所有在管产品实现退休,后有公募国海富兰董事长到龄退休。在金融圈羞耻感的当下的,真的是让人羡慕。
山证资管人事变动频繁,公司2024年管理规模248亿,已较2023年缩水了50亿,大约16.7%。规模缩水背后公司权益基金只有3亿,245亿都是债基和货基,这种规模缩水属实反常。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司权益虽少,但业绩太差。比如,规模超1亿的山证资管品质生活近三年亏损16.5%,近3月还是亏的,严重跑输沪深300指数。

不得不说,规模缩水之下,山证资管高管变动着实有点频繁。3月19日,副总许煜因个人原因离职;3月28日,信息技术负责人薛永红因工作调整离任,曾在富士康、方正、恒泰、山西证券多年工作经验的孙嘉锋上任;3月28日,有着银行、理财、券商经验的朱信康担任副总。

至于兴证资管,则是一家迷你型券商资管公司,规模只有60亿。公司高管近期同样变动频繁。
2024年9月,兴证资管原总经理徐翔辞职,董事长孙国雄代任总经理职务;2024年12月,原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付志坚离任,董事长孙国雄代任;2025年3月5日,兴证资管新任宋琳为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3月28日,去年6月才入职兴证资管担任副总,如今不足1年就升职为总经理。

就在去年12月,兴证资管收到福建证监局警示函,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存在部分单一资管计划为银行理财规避监管要求提供便利、债券池管理不到位、股票投资管理有待完善、投诉处理流程有待优化、薪酬递延政策执行不到位、个别单一资管产品信息披露不完整等问题,反映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内控管理不到位。
如果说业绩缩水、处罚落地是本次资管公司相继高管变动的一个直接原因,那华润元大基金又为何突然有总经理离职?
金石杂谈查询发现,这家公募高管同样是变动频繁,去年5月,市场部负责人周明因个人原因离职;8月,督察长刘豫皓因工作变动离职;11月,新任督察长严莉上任;3月28日,总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新任总经理为此前国联基金总裁黄震。

此前,金石杂谈曾报道华润元大基金乱象。去年8月中旬,华润元被网友爆出,纪委成为华润元大基金和华润信托内斗、站队的打架工具,离职员工经常被骚扰。而且彼时爆出,华润元基金离职率公募第一高,一般人都是一两年被迫离职。
去年10月底,有知情人士对金石杂谈表示,华润信托和华润元基金内部非常乱,让员工背锅、逼迫员工。无视法规、违反劳动法,现有产品90%都是通道,有规模了去骗散户,监管可以去检查,而且现在继续在增加通道产品。

官网显示,华润元大基金成立于2013年,是华润集团旗下综合性资管机构,大股东为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持股51%;同时,华润集团旗下华融金控持股24.5%。此外,远大证券投资信托持股24.5%。2024年3月至2024年9月,华润元基金规模缩水60亿至228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