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规划图”到“实景画” 解码济南区县重点项目攻坚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7:13:00    

重点项目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本期专题聚焦济南市各区县重点项目建设一线,通过记者的镜头,全景呈现“项目为王”理念下的奋进图景: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城市商业体的建设,从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到绿色智能的现代工厂,一个个重点项目正以“提速争先”的姿态,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这份沉甸甸的“进度单”,正是各个区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生动注脚。

中大槐树街道三箭和平广场项目的奋进之路

2025年是全市“项目提升年”,全市上下围绕狠抓项目建设、项目要素保障、项目推进服务等方面全力推进,涵盖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及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在此背景下,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的三箭和平广场项目备受瞩目,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街道发力 助推项目建设与招商

为丰富辖区业态体系,街道着眼于总部经济、首店经济、新兴工业企业、金融业及现代办公等多元业态。中大槐树街道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在项目推进上不遗余力。2月24日召开的2025年度经济工作部署会中,明确将三箭和平广场作为重点发力点。街道建立了重点招商、全员招商、以商招商的模式,充分挖掘项目资源优势,构建招商资源数据库。

三箭和平广场项目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经四路纬十二路西北,周边商圈环伺、商场林立,三条轨交线交汇,多路公交通达,交通极为便利。三箭和平广场项目是济南建工集团旗下山东希城置业有限公司在济南市中西部核心商业腹地投资的精品商业综合体。该项目融合了区域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结合区域文化,引进最新设计理念,建设成为济南西部城区标志性年轻社区,为济南市提供更多符合年轻人生活办公的园区。

政企合作 引进区域差异化类型企业

三箭和平广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46万平方米,涵盖公寓、写字楼、商铺等多元物业类型,项目定位为集商业、办公、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坐标综合体。项目招商负责人董涛告诉记者:“目前和平广场招商已完成总体量的70%,已入驻业态有企业办公、高端酒店、精品民宿、特色餐饮等。通过政企合作,开通‘互联网+’服务模式,利用网络载体,畅通线上线下服务对接模式,着力开发网上服务功能平台,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促进招商推动。对于优质企业及商户,招商时可根据需求量身定制,协助办理各种手续,对已入驻的企业也定期回访,积极协调解决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商户顺利运营。”同时积极落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政策,完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投入使用的民宿及长租公寓采用自助式服务,方便快捷。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招商推介会,吸引优质资源,助力招商运营发展。

引进行业标杆 打造人才聚集区

在招商过程中,项目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了差异化方案。对于商业品牌,则以完备的商业配套和庞大的消费群体作为吸引点。目前,招商工作进展顺利,已成功入驻行业招生考试基地、打造人才公寓、引进全季酒店5.0模式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考试基地总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目前我们应急安全生产综合性考试基地,能够满足中西部地区应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人员考核工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和项目孵化提供平台保障。同时我们也力争打造成为全省应急安全生产综合性考试示范基地。”济南人才发展集团应急考试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25年1月份济南市安全生产综合性考试基地人才考点运行至今,考点共举办理论考试班期250余期,理论考核约8665人次;实操考试班期150余期,实操考核约4744人次。“基地每天最多接纳人数可达1500余考试人次,是济南市西部第一家应急管理类型人才考试基地。”

三箭和平广场项目致力于打造“居住+社交+创业”复合型社区生态,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在这一复合型社区生态里,居住是基石,社交是纽带,创业是动力,三者相互交融、协同发展,不仅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更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人才公寓为承租人配备共享服务餐厅、洗衣房、书吧及健身房,促进人才交流,提升居住舒适感。在招引方面主动对接项目周边企事业单位,依托人才住房补贴定向吸引人才落户。”人才公寓负责人这样介绍道。全季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选择入驻三箭和平广场,主要是看中了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周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消费群体广泛,完全符合我们的品牌定位。打造全新的5.0产品也是目前全市第一家该类型的酒店产品,通过产品升级,进一步提升酒店服务品质,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吸引更多客源,为区域旅游和商务出行提供优质服务。

下一步,三箭和平广场将联合街道办事处及物业公司定期举办社区参与的社会性活动,提升街区热度。保留街道历史元素,结合艺术布置文化传播,增强社区认同感;定期举办可持续主题市集,吸引人流并传播理念。随着活动的开展,进行环境影响与社会效益分析,迭代优化方案,保持可持续的经济活力与长效运营。中大槐树街道也将通过精准的产业布局与贴心的企业服务,推动项目招商与发展迈上新台阶。随着更多企业的入驻与运营,该项目必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

中川湾大学城创新区建设按下“快进键” 聚力打造“产学研住商”一体化发展新标杆

夜色渐深,长清区中川湾大学城创新区项目施工现场仍灯火通明,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建设者们正争分夺秒推进工程进度,勾勒出一幅产城融合的奋进画卷。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中川湾大学城创新区项目以“产学研住商”深度融合为目标,致力于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质、产业集聚高效的高端人才生态圈,为城市能级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支撑。

攻坚克难抢进度立体施工提效率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工序交叉复杂等挑战,项目团队组织200余名建设者与大型机械协同作业,通过科学统筹施工时序、优化工序衔接,实现“全时段、全链条”高效推进。目前,大学城实验学校西校区建设进展显著:小学部综合楼、初中部报告厅及所有单体钢结构已全面封顶,其余楼宇主体施工进度过半,预计9月正式投入使用,为师生打造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与此同时,凤凰山路等配套路网工程加速建设,商业地块计划4月上旬启动施工,区域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匠心筑造品质赋能区域未来

“我们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确保质量与速度‘双达标’。”项目负责人介绍,团队采用数字化管理手段,实时协调解决施工难点,并同步推进地下管网、绿化景观等隐蔽工程,为后续建设预留空间。项目建成后,将集聚高端科创资源与人才,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同时通过优质教育、商业配套和智慧社区,构建“15分钟便捷生活圈”,全面激发区域活力,助力产城融合迈向更高水平。

眼下,中川湾大学城创新区正以“一天一个样”的速度拔节生长,未来这里将成为创新要素汇聚、城市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宜学的新高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创新“医养结合”新模式!济南高新区:“老有所养”变“老有颐养”

晨光透过玻璃洒进房间,92岁的孔奶奶正在床边做着简单的运动,护理员在一旁轻声细语引导鼓励着。这个看似寻常的场景,正演绎着济南高新医养结合的深层变革。

2023年11月,济南高新东区颐养中心与济南市中心医院、济南高新东区医院、孙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协议,探索“医养结合”创新模式,打造“康复保健+就医治疗+健康管理”全周期健康闭环体系,为辖区老年人织密立体化健康保障网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济南高新区通过模式创新成功推动医疗与养老深度融合,实现辖区老人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的转变。

医养结合 照护服务专业又贴心

“李奶奶,这几天气温下降,风也大,得及时增加衣物呀。”“下午咱们要组织歌唱会,您可要一展歌喉啊!” 3月31日上午,济南高新东区颐养中心走廊里回荡着暖心的对话。活动室中,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悠闲地聊着天。该颐养中心由济南高新东区医院按照“两院一体”模式建设,具备生活照料、中医、康复、保健、护理、认知症照护、安宁疗护等综合服务能力,于2022年7月投入使用,建设床位300张。

“与其他养老机构相比,我们这里不仅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基础养老服务,还提供慢病管理、紧急救治等服务。”济南高新东区颐养中心项目负责人许妍妍告诉记者,济南高新东区医院、孙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在紧急情况下,可协助颐养中心完成在医院内部全程就医。

在认知症防治照护中心的护理站,墙上贴有老人的照顾注意事项,走廊里放置了益智玩具,休闲区摆放了很多怀旧的老物件……处处都有巧妙用心的小细节。这些都是认知障碍老人们的“干预道具”。据护理人员介绍,有的认知症老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有的记不住回房间的路,护理人员会根据老人特别敏感的字、人物或者喜好,在门口做出独特的小设计,帮助老人找到回房间的路。

济南高新东区颐养中心是济南市首家“防治、筛查、康复、照护”四位一体的专业认知症防治照护中心,截至目前,中心开放2个认知专区,设有二级综合医院、营养膳食餐厅、综合文娱活动中心等,可满足自理型、介助型、介护型及特殊康复等多元化健康养老需求。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守护“最美夕阳红”

当前,济南高新区正打造“普惠+高端、活力+失能、固定+旅居”等多元化、产业化良好竞争环境,带动其他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辖区医养中心全覆盖,织密医养结合“安全网”。

3月27日一大早,济南高新东区颐养中心与孙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们就来到万科·劝学里小区,为老年人体检,指导老年人科学用药,还宣传简单实用的养生保健知识。两家单位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开设健康驿站、打造群众“家门口”养老服务方式,让医疗资源下沉到“最后一米”。

据济南高新区社会事务部卫生健康管理办公室主任梁雅介绍,济南高新区这张医养结合“安全网”不仅涵盖基础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服务,还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提供专业的康复护理、心理疏导、营养膳食等全方位的健康照护。通过这张“网”,老年群体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破解健康养老难题 构建医养结合新路径

既能养老,又能看病,只是济南高新区打造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济南高新区破解“医不能养、养不能医”的难题,既让老年人得到连续、适宜、规范便捷的基本疗养服务,又为其提供全周期、多方位的健康咨询服务。

“天气暖和了,一定要加强康复训练,这有利于您恢复肌肉功能。”这是济南高新东区医院康复科大夫在颐养中心内查房时发生的一幕。像这样的查房,在济南高新东区颐养中心很常见。

医养结合新模式实现了医疗与养老的无缝衔接,可让老年人得到贴心关怀。该模式不仅可以缓解老龄化社会的家庭压力和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还可以提供健康护理和对老年人持续稳定的照料,充分满足高龄、失能、失智等人群的刚性养老服务需求。该模式正逐渐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选择。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新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多‘接地气’的服务,让老年人享受到有质量的幸福晚年。”梁雅表示。

多元保障发力 商河县上新食品扩建项目加速前行

听!设备的轰隆声、工人的指挥声,声声入耳。在商河县孙集镇,济南四季丰食品有限公司蔬菜、水果加工扩建项目“热辣滚烫”上新,全力冲刺。

目前,项目主体建设已圆满完成,室内砌体二次结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按照当前的施工进度,预计2025年6月份完工。

济南四季丰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孙集镇牛庄铺村,主要产品为速冻蔬菜、沙拉净菜、中餐净菜等,年加工蔬菜水果2.5万吨,销售额约8000万元。多年来,公司成绩斐然,成功获批“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第二批省级生态农场”“济南市食用菌创新应用示范基地”“第十批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等诸多荣誉称号。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近年来,孙集镇锚定“建立一流的营商环境”目标,从畅通“最初一公里”到做好“最后一公里”,从“一件事全链条”到“多件事全协调”……不断以营商环境之“优”夯牢经济发展“压舱石”,让高质量发展的底子更厚、成色更优。

服务领航 铺就建设快速路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孙集镇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与支持的关键作用,积极落实班子成员联系帮包制度,镇领导多次深入项目一线,抓协调、抓督查、抓调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在土地规划、行政审批等关键环节,通过简化流程、专人对接等方式,大大缩短了项目前期筹备时间。这一系列举措,为项目按时开工和后续建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资源,有力保障项目的稳步推进。

资金加持 注入发展强动力

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助力项目建设,该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度济南市优势特色(蔬菜)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实施项目,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活力,提供有力政策背书。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通过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协调金融政策等方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栽好营商“梧桐树”,引得企业“凤来栖”。下一步,孙集镇将持续强举措、亮实招、抓落实,加速优化营商“软”环境,加力赋能发展“硬”实力,为全镇上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鲜活力、内生动力。(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徐华 韩霄鹏 唐珊珊 高鲁健 通讯员:张治 张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