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 > 

  • 孤独症个体差异很大,早发现早干预很重要

    2025-04-02 14:03:00

    ‍‍‍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特征表现为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动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无法与他人建立或维系情感关系,如星星般和这个世界保持着一段距离,因此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对于孤独症,大众有哪些认

  • “新生”二十载,今天,250余名“新肝宝贝”再相聚!

    2025-04-12 21:40:00

    4月12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新生二十载·新肝宝贝再相聚”主题活动在医院新大楼8楼1号会议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医院党委书记丁强、院长刘云,肝胆外科主任李相成等医护团队及250余名肝移植术后患友及家属等共计3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一场跨越生死的

  • 每月打1针!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开出全国首方

    2025-03-31 15:29:00

    【来源:红星新闻】今天早上,全球首款每月仅需注射一次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成功开出全国首方。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我国现存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占全球总数近30%。为患者探寻更优治疗方案、有效

  •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青少年体重管理门诊”正式开诊

    2025-04-08 12:01:00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青少年体重管理门诊”正式开诊。红网时刻新闻4月8日讯(记者 谭倩 通讯员 王瑛)近日,为积极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的号召,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宣布其“儿童青少年体重管理门诊”正式开诊。此举旨在满足群众对科学减重的迫切需求,为超重、肥胖以及营养不良的儿童提供专业、全面的体重管理服务。

  • 北青快评|不妨将AI医疗纳入健康素养科普范畴

    2025-04-02 20:39:00

    据《法治日报》报道,日前,一名“95后”新手家长面对孩子反复咳嗽发热的症状,在手机端用AI问诊判定孩子为“普通呼吸道感染”,并参考网络建议居家用药,致病情延误。最终,孩子被医院确诊为病毒感染肺炎。近年来,AI技术已在门诊导诊、临床辅助诊断、疾病管理等环节广泛应用,尤其是今年年初DeepSeek的问世

  • “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专家服务!金山区这个老年认知障碍联合病房成立

    2025-04-13 08:36:00

    4月12日下午,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党建联建暨联合病房签约揭牌仪式举行。活动现场,双方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仁济—众仁”老年认知障碍联合病房成立,将为辖区老年认知障碍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与护理服务。签约双方将围绕医疗资源共享、人才交流培养、学科建

  • 向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筑牢医疗安全防线

    2025-03-31 18:55:00

    大小新闻客户端3月31日讯(通讯员 张巧巧)为进一步强化中心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全院职工的安全意识,近日,芝罘区向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以“安全生产是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医院领导班子、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共同围绕安全生产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活动伊始,院

  • 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新型“核武器”,引来院士大咖研讨

    2025-04-08 19:15:00

    近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国际临床肿瘤学会、亚太肿瘤介入学会联合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等机构承办的“2025国际肿瘤微创介入学术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照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国际肿瘤钇90微球精准治疗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这一盛会不仅标志着我国肿瘤微创治疗领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也

  • 市州观察丨雅安上新“减重门诊” 主打“科学减重”

    2025-04-02 23:20:00

    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张超 廖诗雪4月2日,记者从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获悉,该院减重代谢外科门诊正式开诊两周,已迎来8名就诊者。该门诊与医院的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的体重管理门诊一起,从不同角度满足就诊者的减重需求,被不少患者称为“减重门诊”。今年以来,“体重管理”频频成

  • “救命神器”助力患者重获“心”生

    2025-04-14 01:10:00

    转自:南京晨报近日,南京市第一医院首次应用介入式心室辅助装置(CorVad)成功救治一名终末期心脏病的患者。据悉,此次首例接受CorVad装置治疗的是一名70余岁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张先生。由于他心功能处于严重的失代偿期,命悬一线,张先生的左、右心腔内径都增大至正常人的两倍左右,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更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