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我们有一个七十多岁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他的带状疱疹发生在左侧上肢。这位患者患糖尿病的时间比较长,血糖控制也不太好,发生带状疱疹后治疗也不及时,导致遗留了慢性的神经疼痛。这种神经疼痛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他的慢性神经疼痛持续了16年,每天的生活从未停止过这种痛苦,这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病例。”
今年的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预防接种日”,主题为“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 在“健康中国家 疫苗护万家”主题科普采访,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柯亭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道。

重在预防:中老年慢病人群患带状疱疹风险高
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预防接种宣传核心信息》(2025年版)明确: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接种疫苗在保护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约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柯亭羽主任表示,“当你的抵抗力下降时,这个病毒就可能出来‘作怪’了。” 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有数据表明,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中国 50 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
除年龄外,常见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是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柯亭羽主任强调:“慢病人群一旦发生感染,有可能导致原有慢病加重,出现临床不良健康结局甚至增加死亡风险,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导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难。对于慢性疾病患者来说,需要注重管理好自身的基础疾病,重视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接种疫苗,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防止带状疱疹。”
昆明市官渡区金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马丽莎介绍:“在社区老年群体当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些共病存在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部分老年人其实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我们的身体如果长期处于慢病的状态,会导致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所以患有慢病的中老年人群更应该重视疾病预防,通过疫苗接种来保护身体健康。”

筑牢防线:专门化管理打通医防 “最后一米”
面对带状疱疹对慢病人群的严重威胁,从医院到社区,各方力量正积极行动,通过创新服务与科学管理,为中老年人筑牢健康防线。近年来,全国多地正在积极探索构建“医院—社区—家庭”协同防线,将疫苗接种服务与慢病随访、日常诊疗相结合,推动中老年人疫苗接种服务体系不断升级。
柯亭羽主任介绍:“慢病患者的日常管理需要逐步落实疾病预防,为了帮助中老年人积极进行疾病预防,我们医院每个科室门口都会放置慢病管理的健康知识宣传册,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到自身疾病的管理中。同时,医院会定期开展科普直播,组织相关科室开展大型宣教活动与义诊,为大众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马丽莎副主任医师表示:“我们创建了慢病管理中心,开设慢病管理门诊,把慢病患者的就诊、管理和开药与普通患者区分开,使其拥有专属的服务区域。此外,我们也推出了全科医生开具成人疫苗处方的服务,在综合评估后为符合条件的接种者开具疫苗处方,方便居民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流感疫苗等。”
什么时候可以接种?哪些人可以接种?接种有无禁忌证?针对这些居民关注的热点话题,马丽莎副主任医师说:“慢性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群体,如处于疾病稳定期,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接种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长、接种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接种。”
“近几年我们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例如我们开设了周末的预防接种,方便平时因为工作没办法来接种的上班族,以及平时因为工作没时间带孩子来打预防针的宝爸宝妈们;另外,本社区结合425全国预防接种日,为方便中老年人群接种,特别于4月23日至4月26日期间开展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专场。”马丽莎副主任医师补充道。
中老年人必须提升疾病预防意识,将疫苗接种作为日常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做到“未病先防”。 针对带状疱疹这类疾病,高风险人群应主动评估接种可能性,完成基础评估后,可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咨询和接种。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廖晶蓉
责编:黄璐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