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电气】


在中东迪拜沙漠腹地
这座全球瞩目的新能源超级工程
闪着耀眼的光芒
举目眺望
是高耸入云的集热塔
是浩然矗立的熔盐罐
是十万面定日镜
铺就的银色海洋
是一项项世界之最

但还有看不见的
是电气工程人
默默的坚守
日夜的奋战
咬牙的坚持
今天,我们把这束光投向
这群迎风战沙的沙漠群英们

赵辉
迪拜光热项目经理
沙漠“船长”
书写“超级工程”传奇
在迪拜沙漠深处,迪拜光热项目经理赵辉带领团队书写着“超级工程”的传奇。这座全球最大的700MW光热+250MW光伏太阳能电站,见证了他与团队七年如一日的坚守。
2018年项目启动时,44平方公里的沙漠里没有路。赵辉带着十几人顶着50℃高温,用三个月在沙丘中开辟出生命线。他们像骆驼般坚韧,完成场地勘测、动植物迁移,在黄沙中建起临建办公室,为后续施工打下根基。
面对阿联酋繁复的施工许可,这位电气工程人带领团队彻夜研读法规,与当地部门反复磋商,累计拿下上百个许可证书。当国际专家建议天价固沙方案时,他扎根沙地反复试验,最终用当地材料创新配比破解难题,节省巨额成本。
在冬季施工黄金期,他带领上千名建设者昼夜奋战。222米集热塔直入天际,熔盐罐巍然矗立,十万面定日镜铺就银色海洋。面对来自全球参建方的文化碰撞,他用科学管理织就协作网络,让不同肤色的建设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七年间,这位沙漠“船长”的日程表永远定格在跨时区工作模式。从上海到马德里的采购谈判,从设备运输到并网调试,他带领团队创下平均2.5天签订一个合同的“中国速度”。他带领项目现场100多位电气工程人,用电气清洁能源点亮迪拜“未来之城”。

黄中华
迪拜光热项目副经理
沙漠“先锋”
无所不能的“黄老师”
迪拜光热项目副经理黄中华,用七年时光在这片热土书写了中国建设者的奋斗篇章。面对沙漠施工成本高昂的难题,这位有着十余年党龄的工程师带着团队反复推演施工方案。镜场基础标高优化、雨水沟结构改良、镜面支架桩基创新……不时涌现的“金点子”,带来多项工艺革新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他主导的《塔式太阳能集热器和塔内平台创新模块化施工工艺研究项目》,更是斩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从2018年项目启动到2023年PT3机组并网,黄中华全程驻守现场。疫情期间,项目并网困难重重,他作为“先锋”带领突击队顶上去打攻坚战,白天泡在50℃的镜场调试设备,夜间主持调度会议,艰难时刻实现光热机组首次并网节点。
在年轻员工眼中,这位“黄老师”既是严师又是暖心老大哥。他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并帮助员工解决难题,鼓舞员工士气,他带领的很多党员突击队成员已逐渐成长为项目建设的顶梁柱。
七载春秋,黄中华带领团队收获多种科技奖项、3项实用新型专利。在这座宛如“沙漠向日葵”的超级电站,许许多多像黄中华一样的电气工程人,正在诉说着奋斗者的故事。

尹海胜
迪拜光热项目总工程师
沙漠“骆驼”
让“中国标准”扎下根
2018年,尹海胜带着使命加入迪拜光热项目团队,执行前期负责设备采购和催交工作。面对全新领域,他白天与技术参数较劲,夜晚与设计图纸相伴,带领采购专项小组扩充光热设备采购供应链,在特殊时期确保首批关键设备如期出海。
2020年深秋,他毅然奔赴沙漠现场,白天顶着50℃高温排查设备,深夜与中外团队打磨调试方案,用两个月专业培训为国内团队补上光热技术课。业主质疑声中,他带领团队交出多份优化方案,深度参与当地电网的周协调例会和意见澄清工作,在2021年9月实现机组倒送电,最终让中国调试标准在沙漠里扎了根。
2023年,他带领团队创下一年完成三台光热机组首并网的“中国速度”。机组临时移交之后,他组织性能提升团队继续钻研光热机组的运行特性,创造了光热机组连续运行39天的吉尼斯世界记录。无论三年性能考核期内任务如何艰巨,他始终是那个秉持初心,迎难而上的沙漠“骆驼”,用脚步丈量出中国光热走向世界的轨迹。

王清锋
迪拜光热项目副经理
沙漠“钉子户”
600天的坚守
在迪拜广袤的沙漠腹地,电气工程人王清锋用600个日夜的坚守,在50℃高温熔炉旁谱写着“一带一路”上的传奇。作为迪拜光热电站项目副经理,这位85后青年将距离熔盐塔仅600米的10平米板房当作第二个家,俨然是一位沙漠“钉子户”,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了项目现场,守候着每一个重大工程节点。“信号需要背路由器,但解决问题必须争分夺秒。”在工房里,王清锋的床头永远摆放着安全帽。2022年盛夏,塔式机组熔盐吸热器调试过程中突发系统大规模失电故障时,正是这份执着让他在仪表盘红光频闪的危急时刻,带领团队顶着烈日连续鏖战,用浸透盐渍的工装筑起安全防线,最终在50℃热浪中完成熔盐吸热器的调试。
面对缺乏技术成熟先例可循的塔式熔盐吸热器调试难题,他组织反复优化保护、工艺和控制系统策略,突破性逐步实现并完善塔式熔盐机组全自动交互运行。当镜场将第一束阳光转化为稳定电能时,迪拜项目正通过电气工程人的智慧向世界输送清洁能源。
“我们要做照亮千家万户的追光者。”王清锋晒伤的脸庞映着控制屏的蓝光,身后是已实现塔式机组系统自动控制、智能负荷调节和控温的银色塔群。在这片曾被视作工程禁区的沙漠,电气工程人用滚烫的汗水融化技术坚冰,让"一带一路"之光跨越山海,点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璀璨星河。

丁柳柳
迪拜光热项目副经理
沙漠“油专家”
让万余“魔鬼”臣服
在迪拜沙漠腹地的光热电站工地上,丁柳柳已经扎根三年,面对首次全面执行美标的严峻挑战,这位项目副经理带领团队啃下了无数“硬骨头”。
当10600个被称为“魔鬼关节”的镜场球形弯头面临安装难题时,他带领技术人员逐一复核参数,采用石墨缠绕技术,让上万个热控测点实现零泄漏,让这一万余个“魔鬼”臣服,被大家戏称为魔鬼“终结者”。面对溢流泵无法在冷态条件下正常启动的问题,他连夜编制“氮气增压注油法”,与施工方通力协作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为后续机组调试打通关键节点。他牵头建立的全员培训体系,将西班牙技术规范、陶氏安全标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施工指南,培养出了多名熟悉美标施工的项目骨干。
在迪拜沙漠的烈日下,这位85后工程师的工装总是结着盐霜。从镜场回路到导热油再生装置应用,他用电气工程师的专业与执着,诠释着对迪拜光热项目的热情与投入。

洪斐
迪拜光热项目副经理
沙漠“盐专家”
熔盐战场上的“领航者”
2020年7月,熔盐专家洪斐作为疫情期间公司第一批“逆行者”,奔赴迪拜现场组织熔盐系统的建设工作。
迪拜光热的储能系统是全场核心,也是世界最大的熔盐储能系统。面对史无前例的57万吨熔盐,洪斐要将其全部熔化导入熔盐系统。整体要完成预热26台熔盐储罐、化盐57万余吨,如何调度好两台预热器和两套化盐设备,来满足各机组调试进度的需要,成了摆在洪斐面前的难题。
化盐开始前,他与施工单位、机组调试单位、化盐运维单位及化盐设备厂家每周组织会议,从多套技术方案中确定了最佳选项,并制定了施工和运行方案。化盐期间,他时刻关心着工作进展,特别是影响到罐体安全的预热工作。有几次凌晨预热器突然停机,他都立即赶往现场协调设备厂家、运维队伍排查原因,用最快时间恢复设备运行。
凭着逆行者的精神,洪斐终于带领团队克服各种挑战,完成了这个全世界最大熔盐系统的全厂化盐工作。他一手主持的世界最大光热机组储热量5,907 MWh watt(s),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兰欢
迪拜光热项目安全经理
沙漠“护航者”
奋战在HSSE管理一线
安全经理兰欢,自2018年初加入项目团队以来,始终奋战在HSSE管理一线。项目场地广阔、参建国别多、人数多、技术工艺新颖,安全管理难度极大。面对挑战,他以科学严谨的策划、扎实细致的管理和高度的责任心,带领团队不断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施工安全可控、在控。项目安全绩效持续优异,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先后多次获得当地有关部门和业主方的高度肯定与表彰。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他把责任放在心上,把坚守落到实处。为确保项目建设,他多次推迟婚期;孩子出生之际正值施工高峰,仅五天便毅然返回迪拜现场。春节期间更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期,他已经在迪拜度过了七个春节,始终坚守在最需要的岗位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HSSE管理者的使命与担当,为项目筑牢安全防线,也树立了公司员工忠诚敬业、勇于奉献的优秀榜样。

郭黎明
电气工程人
沙漠“天使”
“行动派”女孩打通许可关节
2018 年 8 月,郭黎明毕业后就加入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投身迪拜光热这个“超级工程”。“做行动派思想的践行者”是她的人生信条。
在迪拜项目现场,许可申请关乎施工进度,郭黎明主动加入许可团队弥补人员短缺。作为迪拜首个光热发电项目,场地复杂,很多设备和技术对于政府审批人员来说也是第一次碰见。郭黎明迅速掌握当地许可申请方式与管理办法,凭借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参与项目八大地块多种许可申请。她协助各方了解项目情况并回复意见,助力项目部拿下几十项许可证书,为项目开展打通许可关节。
工作之余,她总结经验,编写《迪拜项目执行中许可申报研究》,涵盖许可类型、申请周期等内容,被录入公司《工程管理成果文集》,为公司开拓迪拜市场提供借鉴。两年多来,郭黎明积极主动,用实力为项目和公司贡献力量,在国际高端市场展现上海电气女工程人的风采。
沙漠“大家庭”
以爱为光 温暖征途
在迪拜这片炽热的土地上,迪拜光热项目部宛如一座满溢温情的港湾,给予每位员工家一般的关怀。

平日里,迪拜的骄阳毫无保留地炙烤大地,项目现场的高温常常令人酷热难耐。但项目部的员工们毫无退缩之意,他们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用汗水与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勾勒着光热项目的奋斗蓝图,每一个专注的眼神、每一次有力的操作,都彰显着对工作的无限热忱。

当中秋佳节翩然而至,项目现场瞬间被温馨气息满满包裹。大家在兼顾好繁重工作的同时,像归巢的鸟儿般齐聚一堂。洁白的面粉在一双双巧手中欢快翻滚,馥郁的馅料被精心包裹进面皮,一个个饱含团圆祈愿的月饼逐渐成型。员工们围坐在一起,轻轻咬下一口月饼,甜蜜在舌尖蔓延,欢声笑语交织回荡。即便身处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们也能深深沉浸于中秋佳节那浓浓的温馨氛围中,这份甜蜜恰似一股暖流,径直抵达心间,驱散了所有的思乡愁绪。

项目部精心筹备的趣味自行车赛也精彩上演,20位中外员工勇敢无畏地踏上崎岖的沙漠自行车赛道。烈日高悬于天际,滚烫的阳光倾洒而下,风沙不时肆意吹拂,但他们眼神坚毅如炬,在挑战体力与意志的征程中,尽情绽放着体育竞技精神的光芒。

每年春节,项目现场摇身一变,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热闹非凡。中外员工一同挥毫泼墨书写福字,笔墨游走间,满是对新年的美好期许。热气腾腾的饺子在锅中翻滚,仿佛在诉说着团圆的喜悦。大家围坐一起,共享年夜饭,温馨的灯光映照着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脸庞。直播视频里,上海电气春节团拜会的欢声笑语传来,熟悉的年俗让年味愈发醇厚浓郁。

除夕期间,项目部与业主方一同拜年、写福字,套圈、抢凳子、拔河等趣味活动依次登场,大家忘却了工作的疲惫,全身心沉浸在这欢乐氛围中。夜晚,众人再度围坐,一起包饺子、准备年夜饭,共享春晚,每项活动如同一簇簇温暖的火苗,洋溢着家的融融暖意,让员工在紧张工作之余,深深体悟到团队那强大的凝聚力。

在迪拜现场的“创造新高度”系列运动会中,团队协作与个人天赋将激情碰撞,进一步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回眸7年多的项目历程
岁月如歌
宛如一部壮阔的纪实电影
每一帧都镌刻着拼搏的身影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沉沉
忙碌的步伐从未停歇
终日被黄沙包裹着
刺眼光芒下的这群人
很“沙”,亦很“飒”

本文来自【上海电气】,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