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梨园与“梨园”相遇 国风伴非遗飞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8:04:00    


近日,“幸福汇·非遗匠心赋——长春市总工会职工非遗文化集市”暨“花间雅集·梨园霓裳——第三届梨花国风文化节”在长春市南部新城公园绿地管理中心梨花园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将传统国风文化引入城市公共空间,通过“非遗活态展示+沉浸式体验”模式,以华服巡游、非遗集市、戏曲展演等多元形式,为春城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汉服矩阵亮相雅集

“花朝踏青”盛况再现



清晨的梨花园内,薄雾轻笼,梨花如雪。百名身着汉服的孩童手提京剧脸谱欢快前行,仿佛穿越时空的小使者。与此同时,由长春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戏曲委员会百名戏曲爱好者组成的华服方阵也迎面赶来,两支队伍在梨花园的主干道上精彩演绎经典舞蹈《霓裳羽衣舞》……不同年龄段的表演者长袖翻飞、舞姿轻盈,完美再现了古时“花朝踏青”的民俗盛景。


活动现场特设的汉服文化体验区,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不少市民排队试穿汉服,在拍照打卡间定格“穿越”瞬间。“这是我第一次穿汉服,感觉特别美,好像真的回到了古代!”一位参与巡游的小朋友兴奋地说。


除了视觉盛宴,活动还通过多元艺术形式传承传统文化。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的诗词朗诵团队,将经典诗词与交响乐结合,以情景剧的形式创新演绎名篇,悠扬的乐声与深情的朗诵相得益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文人雅集。


吉林省茶叶协会带来的“围炉煮茶”体验区,可谓活动另一大亮点。茶艺师现场演示宋代点茶技艺,市民围坐炉边,品茗听诗,甚至即兴对句,体验“曲水流觞”的雅趣。“通过诗词、音乐、茶文化的创新结合,不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更让市民感受到了中华美学的深厚底蕴。”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田更说。



非遗集市“活态”开市

匠心技艺触手可及



在梨花园的中心区域,“幸福汇·非遗匠心赋”非遗文化集市热闹开市。面塑、玉雕、苏绣、剪纸、纸伞、糖人等十余项非遗项目齐聚一堂,吸引了大批市民围观。


董氏糖画传承人董天让手持铜勺,以糖为墨,短短几分钟,一幅栩栩如生的梨花糖画便呈现眼前。“糖画的精髓在于‘快’和‘准’,糖的温度、手腕的力度都要恰到好处。”董天让一边演示,一边向观众讲解糖画技艺的历史渊源。


白氏面塑第四代传承人白春雨的展位前挤满了好奇的孩子。只见他指尖翻飞,几块彩色面团在他手中迅速变成憨态可掬的“梨园小生”,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呼。在他的指导下,有的孩子还尝试着自己捏制简单的小动物,体验到了非遗制作的乐趣。


为了让非遗更加贴近市民生活,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剪纸等互动活动。长春市总工会还特别推出会员专属福利,持工会会员卡的游客,扫码即可享受非遗商品满减补贴,不少市民借此机会将心仪的非遗纪念品带回家。



当梨园与“梨园”相遇

传统艺术焕发新生



作为本次活动重头戏,戏曲专场演出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京歌《梨花颂》旋律流转,演员身着华美戏服,以悠扬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将观众带入戏曲世界。


川剧变脸大师以瞬息万变的脸谱引得阵阵掌声。“孩子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变脸,特别兴奋,这种互动形式太有感染力了。”一位家长说。


演出还特别设计了“梨园剧场”环节,将梨花园的自然景观与“梨园”里的戏曲表演巧妙融合,12个经典剧目轮番上演,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长春市南部新城公园绿地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吴雯雯表示,“本次活动是‘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未来我们将持续以‘一园一主题’模式,让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焕发新生。”



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