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天阁山路,隐匿着一座海洋瑰宝的殿堂——日照贝壳博物馆。踏入馆内,仿佛开启一场跨越全球的奇幻之旅,8000余种、10000多个形态各异的贝壳标本在此汇聚。它们宛如时间与空间的使者,从五大洲四大洋以及南北两极奔赴而来,诉说着海洋的深邃奥秘与岁月变迁。

这里有5亿年前的活化石——龙宫翁戎螺。龙宫翁戎螺其体型硕大,壳长可达280mm,该种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其壳口中部有一条极长的裂缝,其作用是排泄和生殖产物的通道。日照向日贝壳博物馆珍藏一枚24厘米的超大完美个体。

这里有腹足纲中最大的海螺——澳洲大圣螺。馆内珍藏一套由受精卵到幼体到成体不同时期的标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成长状态。

奇特的蜘蛛螺家族也在此争奇斗艳。水字螺(六角螺正常6个角),蜘蛛螺(正常7个角),畸形个体(多角少角),甚至罕见的白化、金化个体也都一应俱全。
鱼腹螺的来源饶有趣味。富东尼宝螺、天王宝螺等宝螺,最初就是从鱼肚子里得到的。因其生活在深水里,普通的拖网等采集方式无法得到。但有种偶然状况:一条大鱼刚吃了一个贝壳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被捕了上来,鱼被解剖后,贝壳被发现了。日照向日贝壳博物馆珍藏的一枚马氏富东尼宝螺,就是从鱼肚里取出来的,表面还有被胃酸轻微腐蚀的痕迹。

还有神奇的衣笠螺。它可是个“恋物癖”,不管是贝壳、海绵、商户还是玻璃碴子、汽水瓶盖,凡是能让自己看上去不像“活物”的东西它统统往身上招呼。当有掠食者经过,它便会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默念“你看不到我,看不到我,我只是一堆没用的垃圾。”
在这里,你还能看到古代货币——黄金螺,馆内有用千万个黄金螺打造的黄金大道。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里面有100多种珍稀乃至已灭绝的贝壳,静静陈列,每一枚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科研价值。

其中,一枚贝壳在收藏时耗费近300万元,其身价之高,不仅在于本身的稀缺,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不可估量的研究意义。这些贝壳,不仅仅是一件件精美的展品,更是海洋生态演变、生物进化历程的珍贵见证。

54岁的张永兵,是日照贝壳博物馆的馆主。三十年前,他在日照海边从事手工艺品销售,不经意间爱上贝壳收藏,没想到“越收越远、越收越贵”。为搜集世界各地的贝壳,这些年他辗转全球各地的贝展,听闻有收藏家持有珍稀贝壳,便不远万里前去探寻。“就想把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搜集来,让更多人看到。”他说。

据悉,日照贝壳博物馆于去年8月份正式开馆,目前展馆面积达2500平方米。馆内标本按照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双壳纲、头足纲、掘足纲、多板纲5大纲240个科布展,展出的贝类标本采自世界上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收藏体系。除已展出的这些,还有大量贝类奇珍正在整理之中。

张永兵表示,日照是远近知名的海滨旅游城市,他希望贝壳博物馆能进一步丰富日照的文旅业态。另外,也希望通过系统地展示贝类标本,向大众普及优秀的科普知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从小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科学理念。
(大众新闻记者 丁兆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