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口海事法院:以创新实践书写新时代海事司法担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8:38:00    

75载奋进路 自贸扬帆新征程

——庆祝海南解放75周年高质量发展巡礼

作为国家经略南海、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前沿,海南不仅承载着向海图强的历史使命,更肩负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神圣职责。1990年3月,海口海事法院应运而生,成为守护这片“祖宗海”的法治基石与前哨,开启了我国最南端、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海事司法机构守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壮阔征程。

三十五载劈波斩浪。从深化海事审判“三合一” 改革入选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到法治扶贫案例荣获全国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从首例刑事案件获评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到两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海口海事法院以海事审判的专业性,用一个个司法创新实践书写着新时代“海事司法中国方案”的海南篇章。

这支扎根南海的审判铁军,以专业化审判机制深耕蓝色国土,以生态司法创新打造海上“绿水青山”。他们让司法服务延伸到渔港码头,使渔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法治温度;用典型案例确立裁判规则,为海洋权益保护构筑司法屏障;以制度创新服务自贸港建设,在更高水平开放中彰显司法担当。

擎专业审判之盾 捍卫海洋法治主权

三十五载春秋,如今海口海事法院受案类型从最初的42项增加至108项,受案范围涵盖民事、行政、刑事案件,构建起以海口为中心、辐射海南全岛及所属海域的海事司法服务保障网络。近年来,分期分批试点集中管辖发生在海上的交通肇事罪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罪海事刑事一审案件,试点集中管辖海南省涉航空类纠纷民事案件、相关临时仲裁司法审查案件,形成了独具海南特色的海事审判体系。受案涉及法国、新加坡、英国、比利时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9年1月,在“光汇宝石”轮一案中,原告法国某银行在可以选择英国、新加坡等管辖法院的情况下主动选择海口海事法院,充分体现出我国海事司法的国际公信力和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的建设成效。

2019年1月,海口海事法院依法扣押“光汇宝石”轮,承办法官向外籍当事人释法答疑。

2019年夏,外籍船长文某在中国禁渔海域撒下拖网进行非法捕捞。这是海口海事法院受理的首例刑事案件,标志着海事审判“三合一”改革试点工作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2021年3月,法庭庄严宣判:文某因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获刑并被驱逐出境。该案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并入选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

2020年11月,新加坡籍“Pacific Grace”轮与巴拿马“Ken Breeze”轮在琼州海峡碰撞,收到扣船担保函4小时后,海口海事法院立即办完手续并于次日赴广州成功扣船,展现了海事审判“自贸港速度”。诉讼阶段,法院开创“当事人确认+大数据检索+补充查明”的外国法查明新模式,判决得到各方认可,为涉外司法工作提供新范例,提升了海南涉外司法影响力和公信力。该案裁判文书入选第七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

作为全国试点海事审判“三合一”的法院,这里诞生了多项创新:全国首家海事刑事审判庭、劳务代偿生态修复模式、十余起入选国家级环保典型案例的判决……这些故事,是司法改革大潮中的朵朵浪花,更是新时代中国守护蔚蓝国土的铿锵足音。

扬司法护航之帆 赋能蓝色经济发展

在海南自贸港,海洋是那抹最耀眼、最澎湃的蓝色。海口海事法院,是这艘巨轮航行中敏锐的瞭望者和可靠的护航员。他们深知,每一次精准的判决,每一次高效的服务,都可能为这片蓝色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022年7月,海口海事法院在审理的一起涉外航空运输合同纠纷案件中,适用《蒙特利尔公约》进行裁判,彰显了我国恪守国际条约义务、开放包容的司法形象。2025年,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批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

一路走来,海口海事法院护航海南旅游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一艘外籍游艇因故被海关监管,一停就是11年,不仅自身价值在沉睡中流失,也占用了宝贵的港口资源。2023年,海口海事法院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法官们精心组织评估,广泛发布信息,最终,通过公开拍卖,这艘游艇以超出起拍价2202万元的价格成功“易主”,成功“动起来”。

据了解,海口海事法院围绕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启动邮轮旅游全时空海事司法服务机制,截至目前依法审理涉邮轮游艇案件500余宗。

今年2月,海南自贸港首例涉外临时仲裁案件在洋浦开庭,该案的成功受理及开庭审理意味着海南自贸港临时仲裁制度创新的域外公信力首次接受国际检验。同时,这是首例从境外回流到海南自贸港的跨境商事临时仲裁案件,标志着自贸港临时仲裁制度首次成功吸引跨境争议本地化解,彰显了海南临时仲裁制度设计的便利性,也得到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双方的好评。

从让“僵尸游艇”重获新生的执行创新,到护航“中国洋浦港”建设的专业研判——海口海事法院的法官们正以“浪尖上的司法”诠释着司法智慧的新内涵。

海口海事法院干警走进渔村普法,与渔民亲切交流。

秉司法温度之光 照亮万家正义港湾

船员和渔民,是海洋经济这艘大船上最基础、也最不可或缺的水手。他们的辛勤付出,是“蓝色引擎”持续运转的动力。然而,海上作业风险高,劳动关系复杂,他们的合法权益有时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法律,不应是高悬庙堂的冰冷条文,而应是拂过寻常百姓心田的温暖春风。在海南,这片以海为生的热土上,海口海事法院的法官们正用行动诠释着“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他们努力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穿透海上的风浪,照进每一户渔家、每一艘船舱。

潭门,这个位于琼海的千年渔港,承载着无数渔民“耕海牧渔”的梦想与生计。然而,风浪不仅来自海上,也会来自身边。如何让渔民兄弟在家门口就能便捷、高效地化解涉海涉渔矛盾纠纷,安心出海?

海口海事法院没有坐等案件上门,而是主动“向前一步”。秉持着“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积极探索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2024年8月,该法院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在渔船云集的潭门渔港设立了海南首家渔民渔企海事司法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六调联动”解纷机制,打造“法院+中心”全过程海事争议多元解纷机制。

这是一个将法治服务送到最前沿、送到渔民心坎上的创新实践。目标很明确:让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打造“无讼渔港”。在这里,法官们变身渔民“知心人”,耐心倾听,细致调解。截至目前,70余宗涉海涉渔矛盾纠纷在这里“一站式”化解,渔民渔企司法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去年在超强台风“摩羯”逼近海南即将登陆之际,海口海事法院积极作为、克服重重困难,妥善高效地处置了一起因台风导致被扣两艘船舶走锚的险情,并使该两船成功溢价拍卖,系台风“摩羯”后首次成功拍卖的船舶。

与此同时,他们再次主动跨前一步,着眼于制度性的保障。携手海南海事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共同设立一个崭新的平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海事劳工权益保障中心。凝聚起多方力量,共同为海上的劳动者们织起一张更细密、更牢固的权益“保护网”。

35年的探索与实践,记录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铿锵步伐,更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海事司法服务国家战略、守护海洋权益的壮丽篇章。南海之舟,丝路逐浪,在海口海事法院这艘“法治航船”的护卫下,必将行稳致远,驶向更加辉煌的深蓝未来。

(策划/海宁 撰文/沐梓 图片/郑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