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近日,多地开启“马拉松模式”。有媒体报道,仅4月20日,全国就举行了43场马拉松比赛,赛事规模合计超41万人次。许多地方将马拉松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把非遗技艺、民俗表演与地方美食等融入赛事服务,将马拉松打造为展示城市特色的“流动名片”。这些赛事吸引了众多马拉松爱好者参加,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如何更文明、更健康地往前跑”的思考题。
在马拉松赛事热度持续攀升的背后,一些问题显露出来。例如,赛事服务不到位。去年某地马拉松补给不足,参赛者在高温天气下被迫到沿途商店买水,赛事组委会最终终止了比赛。选手行为失范屡见不鲜。今年某地马拉松赛场出现选手随地小便情况,随后中国田径协会发布了处罚通报。跟风参赛现象偶有发生。一些选手未评估健康条件和运动水平便仓促“上马”,导致因心源性休克瘫坐路旁。
在发展体育经济的当下,加强赛事管理和服务、守住安全底线,同时引导参赛者跑出文明姿态、回归强身健体本真,成为推动马拉松运动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赛事承办方要依据城市交通承载能力、医疗资源储备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等因素,科学规划赛事规模。在赛道规划方面,优先选择视野良好、医疗站点易于设置且交通相对顺畅的路线。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结合天气、地质、疾病流行等因素,做好各类风险预判,制定分类分级应急预案。
另一方面,赛事组织者在宣传过程中应淡化竞技色彩,着重强调科学运动健康理念。可通过举办热身赛、进行健康宣讲等方式,帮助选手正确评估自身健康情况和运动水平,使其做到参赛有准备、有基础,避免因盲目参赛造成对身体的不可逆伤害。此外,应加强赛事服务和管理,以完善的服务、有力的约束为前提,促进选手自觉维护赛事秩序和赛道环境,展现健康体魄和文明修养。
马拉松比赛终会结束,但通向文明和健康的人生赛道永无止境。当发令枪响起时,希望所有奔跑者不忘参赛的初心:跑向终点,更要跑出文明和健康。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评论投稿邮箱:mzpljkb@163.com

文:张暄(媒体人)
编辑: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Q3GXEDS】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