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从小存在听力障碍,江苏省常州市经济开发区某小学学生小王平时需要佩戴人工耳蜗予以辅助。
2024年1月19日下午,同学小李在兴趣班教室内,捡到小王的人工耳蜗外机后,竟然直接从二楼扔到了一楼,由于当天正在下雨,耳蜗外机掉进了水塘里导致损坏。小王的人工耳蜗价值94700元,加上医疗匹配等,总费用超过十万元。于是,小王父母将小李及其监护人告上江苏省常州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横山桥人民法庭。
据了解,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相比于助听器单纯扩大声音,人工耳蜗可以绕过受损的内耳,直接刺激听神经,形成声音。

人工耳蜗型号不同价钱也不同,目前国产人工耳蜗最好的要10万元左右,进口的要20多万元。由于价格高昂,人工耳蜗的损坏不仅会对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听力障碍人士,特别是患儿的康复造成极大的影响和困扰。

江苏省常州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横山桥人民法庭法官助理 张华杰:“因为小朋友的一次小过失,给家庭造成十几万元的损失,也让大家感觉唏嘘不已。由于损失巨大,(孩子及其监护人)没有办法一次性赔付,我们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供了司法救助,实质性化解了案件的矛盾。”
最终,小李的监护人赔偿了6万元,法院申请司法救助3万元,小王家长又出了一部分钱,案件才得以调解。
江苏省常州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横山桥人民法庭法官助理张华杰:
“孩子贪玩爱闹是天性,但并不是说给他人造成损失就不需要赔偿了。父母才是未成年子女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法律意识的培养,在保护自身权益的同时,更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来源:经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