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越王博物院破解资源转化难题
拓展“博物馆+”消费场景
长期以来,文博机构普遍存在着“有资源缺转化、有IP缺运营”的问题。为探寻破局之道,近日,广州南越王博物院举办文化资源对接大会,以“挖资源、拓渠道、促融合、提品质”为理念,通过资源开放与跨界合作,破解资源转化难题。
南越王博物院是以南越国重要考古遗存为依托的大型遗址类博物馆,集中展现了秦汉时期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是公众了解广州、感受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2024年12月,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首批13家市属文创试点单位名单,南越王博物院位列其中。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着力推进构建“大文创”概念,依托文化文物资源,开发、销售文化创意产品;为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组织研学、演艺、社教等文化活动,同时开发数字文化产品及衍生品。
南越王博物院党总支书记侯方韵表示,《广州市关于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的实施办法》《广州市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办法》等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南越王博物院紧抓机遇,依托文化文物资源,搭建平台,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通过政策赋能、资源对接、模式创新,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开启跨界合作的新赛道,培育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此次文化资源对接大会上,南越王博物院首次发布了“镇院之宝”“南越祥瑞”“南越神兽”“南越饮食”“南越工艺”五大IP开发计划,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创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其中,“镇院之宝”IP围绕院藏“明星”文物,推出文创产品;“南越祥瑞”IP以寄托古人美好寓意的纹饰为核心开发新品,让千年前的祝福照进当代生活;“南越神兽”IP以院藏文物中的神兽纹样为原型,打造国风动漫、潮玩手办等年轻化产品;“南越饮食”IP结合“王的宴饮”历史场景,开发“绒”系列文创及联名餐饮,激活“文物+宴饮”消费场景;“南越工艺”IP整合提取院藏文物中彰显精湛工艺的部分,开发与现代设计融合的精美文创。
值得一提的是,南越王博物院首次公开了百张院藏文物高清数字图像资源,涵盖五大核心IP,探索“政策驱动+资源开放+市场对接”模式。此举打破资源壁垒,降低社会力量参与门槛,激发了社会力量的创意活力,让文物活起来的路径更顺畅。
南越王博物院宣教文创部副主任吴丹微表示,前期通过系统梳理院藏文物数字资源、特色IP矩阵及文化空间载体,形成了可市场化运营的“资源包”。大会发布了五大类合作需求清单,开放社会力量参与通道。其中,展陈项目将引入社会资源推出知名度高、可看性强的海内外优秀展览;数字化合作项目将通过多方协同建立标准化元数据与云存储体系,激活文化遗产的数字价值,促进博物院数据的多场景应用;文创开发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充分挖掘文化IP价值,完善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社教项目将开展馆校企合作、研学课程开发、特色主题活动等,拓展“博物馆+”消费场景;文化休闲空间运营项目开发王宫展区户外区域,引入文化创意潮玩、轻餐饮、食玩等“文创潮玩+”的文化休闲集市复合精品业态,重塑文化新空间。
活动现场,来自近百家文博单位、文化企业的200余位代表展开交流。南越王博物院与多家文博单位、企业、高校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并签署框架协议,重点围绕文化创新与产业融合展开布局。
吴丹微介绍,南越王博物院目前已启动多个场地社会化运营招募。在无形资产开发利用方面,将系统注册商标及登记多项著作权,积极维护博物院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形象,试行“双轨授权,合作开发”的IP授权模式。(本报记者 谭志红)
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