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程度不高很可怕?
不合群就注定一无所有?
最近,
不少人表示羡慕社会化程度高的人,
认为“e人”在职场混得风生水起,
“过i”就容易碰壁。
何为社会化?
简单来说就是适应社会规则的过程。
比如,
酒桌礼仪上,杯子要比领导低一截,
传统家庭中,要按照辈分划分权利,
人际交往时,要察言观色洞悉人心。
于是,
不少年轻人直接摊牌不玩了,
开始“整顿职场”、当“全职儿女”。
这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的觉醒,
针对的并不是无辜的人群,
而是无来由的假笑营业。
有的人靠“社交牛逼症”闯荡江湖,
有的人用“老子乐意”活成传说。
真正的酷,
是敢对无效社交说“鸽吻”,
是让“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成信条!
你是“被迫营业”还是“主动自闭”?
评论区交出你的“社恐”等级!
文|曹茜茜
后期|陆薇